国际教育新闻   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行业热点

“优质本科扩容”成为教育领域热词

来源:来源:国际教育新闻     作者:元生     发布时间:2025-04-09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优质本科扩容”成为教育领域热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科技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3月2日清华大学率先宣布增加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以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陆续公布本科扩招计划。今年,“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容序幕逐步拉开。

  增加优质本科供给

  3月24日,湘潭大学宣布本科招生拟新增600人,重点培养国家急需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田静波告诉记者,这是对“优质本科扩容”政策的精准落实。扩容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以增加招生数量为起点,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跃升。

  近年来,扩大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供给已逐渐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扩招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扩招的学科领域多集中在科技创新等“硬核”学科领域,以“精准增量”的方式填补国家战略需求。例如,北京大学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进行扩招;中国农业大学聚焦粮食安全、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学科领域,增加了500个本科招生名额;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扩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这既是‘精准扩容’,也是‘优质扩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卢阳旭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基础研究突破与前沿技术创新将进入密集活跃期,全球科技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在此态势下,此轮扩容增加了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供给,是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拔尖创新人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

  田静波表示,与以往相比,此次本科扩容不仅增加了招生数量,更探索了以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为牵引、以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为关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以服务产业升级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精准扩容’向全社会,特别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广大青少年发出‘信号’,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加自觉地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技相关职业要求。”卢阳旭补充道,这无疑拓宽了本科招生渠道,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向前延伸,为做好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加法”提供了有利条件。

  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方毅是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他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扩招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打破学科“围墙”,提高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意识,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优质本科扩容”提质增效。

  田静波介绍,近4年来,湘潭大学在扩大本科招生规模的同时,持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24年以来,学校围绕数字经济、“AI+”等领域,开设了10个微专业。今年扩招也是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交叉学科培养,建设“核心课程群+交叉选修模块”的课程架构,推动现有工科专业交叉复合、工科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此外,在公布的扩招计划中,清华大学明确表示,将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增本科生将进入该书院学习,以培养具备AI思维、胜任AI技术、具有AI与不同学科深度交叉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电子科技大学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实施扩招计划,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中国人民大学将在人工智能、智慧治理等“AI+”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储备交叉复合型人才。

  卢阳旭表示,推进“优质本科扩容”,除了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之外,还要对师资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条件、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这包括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等,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破解供需错配难题

  当前,高校和企业分别作为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者之间存在供需脱节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变革,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配,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是扩招的底层逻辑。”卢阳旭告诉记者。

  田静波同样认为:“扩招的根本是为了破解产业和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努力让‘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与前沿科技产业发展相匹配,从而推动产才融合、促进学生就业。”

  田静波以湘潭大学为例介绍,为保障扩容成效,湘潭大学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数据监测平台,对新增专业实施连续周期考核,并将“学科交叉融合度”“产业适配度”“科研转化率”等作为评估指标,多方面实现扩容与提质的协同发展。

  “我们将继续紧密对接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湘潭‘三优三待’产业体系,构建‘规模增长—质量保障’的协同机制,优化师资队伍、扩容硬件设施,确保扩容计划和培养成效符合本地产业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田静波表示。

  方毅进一步补充:“当前,我们既需要顶尖人才引领前沿技术突破,也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落地。为此,应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完整人才梯队。”

热门推荐

更多 >
  • “优质本科扩容”成为教育领域热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优质本科扩容”成为教育领域热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科技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3月2日清华大学率先宣布增加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以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

  • 广外国际学院国际预科课程中心举行揭牌

      2025年4月1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国际预科课程中心(帽峰山校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广外国际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人士及合作伙伴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出席揭牌仪式的嘉宾包括广外国际学院院长刘田苗,他在国际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与卓越领导能力...

  • 河南漯河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开展清明节

      清明祭英烈 传承正当时      ——河南漯河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开展清明节祭英烈活动  河南漯河讯(记者周德亮 通讯员李梦真 王意茹 徐路敏 田小改)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中学举办七年级励志成

      破茧成蝶绽芳华 踔厉奋发向未来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中学举办七年级励志成长赋能会  河南漯河讯(记者周德亮 通讯员李留芳 李洁琼)为点燃青春梦想,激发成长动力,4月2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中学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七年级学生代表励志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五百余名师生共同开启这场青春赋能之旅。  会议...

  •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 吴宝连)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平江县向家镇新石小学于4月3日组织全校师生前往向钧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 精神永传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上午9时许,全体师生肃立于烈士纪念碑前。少先队...

专题

更多 >
  •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举办2025“一

    本网讯 3月28日-30日,2024-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智能体构建与应用赛项在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成功举办。大赛吸引了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支参赛队伍,其中高职组36支、教师组26支,共百余名选手和指导教师同台竞技,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展...

  •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六大行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  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委、...

教育服务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六大行
综合资讯北京:小学初中“三大球”至少一项必修
综合资讯全美世界公益行动点亮闽西:第七所希望
教育服务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综合资讯河南漯河郾城中学召开校长与学生面对面

精彩图片

更多 >